设置
  • 日夜间
    随系统
    浅色
    深色
  • 主题色

【IT之家评选】2017年智能手机行业五大关键词盘点

2018/1/10 12:42:37 来源:IT之家 作者:仲平 责编:白猫

IT之家2017年终盘点专题页面:点此前往 >>

2017年已经过去,国内外大厂历时一年的厮杀也基本告一段落,纵观这一年的手机市场亮点颇多,赶在年末(农历新年)之前,IT之家为广大网友盘点下2017年智能手机行业五大关键词,一起来期待下明年各大手机厂商能够有更好的表现。

关键词一:全面屏

入选理由:

说到2017年的手机市场,“全面屏”排名第一是名副属实,在国内市场全球几大厂商在几乎在各大典型价位均进行了全面屏设计手机产品的正面交锋,没有一款拿得出手的全面屏手机产品,该品牌也很难在不同价位立足。

“全面屏”这个词汇实际上并没有很准确的定义,广泛指的是高屏占比设计的手机产品,这个词最先由小米提出,小米官方认为,全面屏产品追求的是越来越接近100%屏占比产品设计的手机,手机四边均为无边框设计。这样造就的是正面一体化的全屏显示体验。

传统手机显示屏封装工艺是将屏幕驱动IC芯片安放在屏幕正面上方或者下方不可显示区域,这被称为COG封装工艺,由于驱动IC依然占据了手机正面的一部分,这也影响到了屏幕“下巴”的宽度。

为了尽量缩小这一区域,在高端全面屏屏幕封装产品线上引入了COF(Chip On FPC或Chip On Film)工艺,将驱动IC封装到了显示屏幕下方的可弯曲软板上,这样就使得采用了COF技术的小米MIX 2做到更窄的下边框。

iPhone X则更为激进,通过COF配合柔性可弯曲OLED将下边框缩窄到了5mm以下,该技术未来可以达到最低2.5mm的窄边框设计。

▲浅绿色带状示意为驱动IC芯片,固定在FPC板上后可实现对折弯曲

影响手机屏占比的第二只拦路虎是手机正面传感器以及前置摄像头模组,即便是采用了OLED柔性屏幕的产品在全面屏设计上更进一步,却也无法做到上下方完全对称,例如iPhone X上广受网友关注的“刘海”便是非常有代表性的设计,至少目前“屏下摄像头”还没有商用技术出现,为了提升正面的屏占比,手机厂商已经拿掉了正面指纹识别功能,在解决屏幕正面的传感器之前,100%屏占比的全面屏还是非常遥远的话题,但我们依然期待更高屏占比的产品出现。

▲“刘海”中的传感器以及前置摄像头是阻碍100%屏占比的又一个难题

代表产品:

iPhone X

iPhone X并不是首发全面屏设计的产品,但却可以说是目前最接近理想全面屏设计的手机,通过取消掉前置指纹并采用OLED屏幕的柔性、异形特性,其做到了三边屏幕边框宽度接近,但其并占比并没有部分安卓手机那么高,据推算只有82.9%左右,在苹果未来专注面容ID的情况下,未来的产品做出越来越窄的高屏占比正面设计应该就是其目标。

小米MIX 2

定义了“全面屏”设计的小米MIX 2也是今年最值得购买的全面屏手机产品之一,为了照顾量产以及实用性,小米MIX二代并没有MIX一代那么高的屏占比(根据估算,MIX二代的屏占比同为82%左右,一代达到了91.3%),骁龙835以及最高8GB运存容量让其轻易成为了目前市面上最强大的安卓手机之一。

三星S8/S8+/Note8

作为全球最大的OLED屏幕生产厂商,三星终端产品会在第一时间用上最新的全面屏设计,三星所宣传的“全视曲面屏”技术在最近两代旗舰产品上体现的淋漓尽致,目前的爆料显示,三星在即将发布的S9上还会继续提升屏占比,上下方的边框也将进一步的缩减。

关键词二:屏下指纹

屏下指纹是从去年开始预热,并在今年非常有看点的一项技术,因为这项技术第一次让安卓阵营与苹果、甚至是安卓阵营之间分化成两种不同的流派,甚至在未来会导致安卓手机之间在外观设计方面非常大的差异点。

顾名思义,屏下指纹指的是安放于屏幕下方的指纹识别功能,其在去年本应作为与全面屏设计相配套的功能推出,不过由于各种技术原因导致一拖再拖。

与背面指纹识别技术相比,在正面指纹无疑在用户体验上更胜一层,但并非所有的厂商都会在未来应用这项技术,有的是出于元器件方面的原因,有的则是因为理念不同所致,可以确认的是,在未来的高屏占比手机市场中,屏下指纹与面部识别将各有拥簇,这也将影响到手机未来的外形长相。

从目前来看,最热衷于屏下指纹识别功能的当属vivo了,其在去年的上海MWC2017上展示了隐形指纹技术,该技术是与高通联合发布,但最新的消息显示,vivo将与国际知名触控芯片大厂新思在今年联合首发全球首款屏下指纹识别的手机产品,由于这项技术能够显著提升用户在全面屏时代的解锁体验,因此IT之家将该关键词放在第二位。

▲vivo与新思合作的屏下指纹手机方案演示

代表产品:

没有发布的vivo Xplay7

vivo Xplay系列产品一直是vivo旗下的高端旗舰作品,上一代产品Xplay6发布时间还得追溯到2016年11月,由于X系列才是vivo旗下旗舰产品,因此有理由相信,“全球首发”的名号应该还是会花落Xplay产品线。

关键词三:人工智能

2017年的高端智能手机市场,人工智能已然成为了新的亮点,iPhone X内置的A11芯片集成了神经引擎,高通骁龙800/600系列芯片组也内置了神经处理引擎,华为海思麒麟970芯片组内置NPU神经处理单元,谷歌Pixel 2也在近期激活了内置的Pixel Visual Core协同处理器提升成像质量。越来越多的智能手机开始集成一些更专业化的AI芯片提升手机的智能性。

目前高端移动芯片组已经集成了数十亿晶体管,高端芯片组无论在性能还是在功耗上都已经能够满足日常使用需求,但在完成一些诸如物体、人脸、语音识别功能,以及在神经翻译技术、离线计算等领域,专用的AI芯片可以更高效的完成这些任务,与采用处理器处理这些任务相比也能够显著降低功耗。

人工智能的发展在手机上的另外一个体现来自于语音助手,与前几年语音助手仅能够识别特地词汇、给出一些普通建议不同,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配合机器学习,手机能够更深入理解用户的真实意图,为用户提供更加合理的使用建议。据预测到2020年,将有35%的手机将具备人工智能技术。

代表产品:

苹果iPhone X

A11处理器具备的AI能力能够更快的识别用户的面部以及声音数据,让面容ID更快解锁手机,通过该技术,搭载A11处理器的iPhone还能识别图片当中的物体数据,让图库照片分类变得更加智能。

华为Mate10/Pro

华为最新一代的旗舰产品,采用的麒麟970芯片组内置NPU处理单元,配合新版EMUI系统,可以完成AI识物拍照、实时翻译文本、语音、照片并支持离线翻译功能。

谷歌Pixel 2 XL:

升级Android 8.1后,Pixel 2系列产品能够提供更好的HDR+拍照体验。

关键词四:人脸识别

手机领域,人脸识别解锁功能早已有之,但只是简单对比前后拍摄的照片是否一致,即便是同样一个人由于环境光的变化都可能引起无法解锁的问题,在此前可用度不高。

近两年,第三方人脸识别公司技术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相继支持了活体检测、关键点定位功能以及人脸大数据识别功能,并能够支持毫秒级检测,更简单的说是面部识别技术终于能够“认脸”了,并可以通过传统前置摄像头便能实现,刷脸解锁功能终于不再鸡肋。

▲小米、锤子等厂商将面部识别的可用性做的这么高,要感谢这家来自北京的旷视科技

与安卓厂商的通用解决方案不同,苹果依然走的是自主研发的道路,iPhone X通过TrueDepth摄像头投射和分析超30000个不可见的点,来捕获精确的人脸数据,绘制脸部的深度图,并捕捉脸部的红外图像确认是否是本人,然后通过A11仿生芯片计算与原面部数据进行比较以确认是否是本人,破解概率为100万分之一。

从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iPhone X的面容ID的人脸识别安全性还是要高于不少安卓手机的,公开数据显示,以上列举的安卓手机厂商的面部识别功能最多可检测106个高精度人脸关键点,这一数据要低于面容ID。

总体来说,面部识别将成为明年安卓阵营不使用屏下指纹功能手机的必备安全功能,当然其安全特性也值得进一步挖掘。

代表产品:

苹果iPhone X、小米Note3、锤子坚果Pro 2等

关键词五:新零售

新零售是一个商业术语,马云与雷军分别在不同的场合阐述了这一概念,2016年10月,马云在阿里云栖大会上表示,未来线下与线上零售将深度结合,再加现代物流,服务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创新技术,构成未来新零售的概念。

因此,新零售的目的是要建立“全渠道”联合的方式,以实体门店、电子商务、大数据云平台、移动互联网为核心,通过融合线上线下,实现商品、会员、交易、行销等数据的共融互通,向顾客提供跨管道、无缝化体验。

雷军的表述与马云不尽相同,双方都提到了电子商务与线下门店联合,让整体零售行业更有“效率”的服务于消费者的观点。

中国线上用户经过以小米为代表的厂商几年的“教育”,未来发展的市场空间已经不大,相反在线下则依然有料,这也是以雷军与马云为主的互联网资深人士所考虑到的新发展方向。回到手机行业,小米的目标自然是以小米之家为依托探索新零售道路。

▲小米之家上海东方明珠店

将产品销售从线上打入线下不是开设实体店这么简单,根据小米的说法,雷军眼中的新零售不是简单的从线上原路返回到线下,而是要用互联网的工具和方法,提升传统零售的效率,实现融合。因此提升坪效(每平方面积上每天创造的销售额)是新零售的重要指标,突出的是效率。

可以看到,互联网厂商经过了几年的线上厮杀,现在变得更加务实,除了小米之外,未来会有更多的线上厂商会加入进来,甚至其他品牌的负责人已经跃跃欲试。

代表厂商:小米、魅蓝等。

总结:

中国的手机市场在全球竞争最激烈没有之一,独一无二的生态环境造就了多家在全世界都有名气的厂商存在,由于手机在性能、设计方面依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以预见在2018年的中国手机市场依然是血雨腥风的惨烈争夺战,而消费者依然能获得实惠。

与前几年的手机市场仅比拼参数不同,近年来在部分垄断性元器件、技术差距以及议价能力的影响下,没有依靠的小厂商在今年将更受到大厂在价格、供货方面的压制,生存空间进一步被挤压,很可能会沦为低端机出货商或者直接被市场淘汰,生存条件依然严峻。

以上就是IT之家为大家带来的2017年智能手机行业五大关键词盘点,如果您有更好的想法,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互动。

• 更多IT之家2017年度回顾文章,请查看《IT之家2017年度回顾系列内容汇总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软媒旗下网站: IT之家 辣品 - 超值导购,优惠券 最会买 - 返利返现优惠券 iPhone之家 Win7之家 Win10之家 Win11之家

软媒旗下软件: 魔方 酷点桌面 Win7优化大师 Win10优化大师 软媒手机APP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