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 日夜间
    随系统
    浅色
    深色
  • 主题色

《庆余年》全集泄露背后,盗版技术曾暴揍索尼、英特尔

科技深水区 2019/12/31 17:57:23 责编:汐元

前不久,热播剧《庆余年》全集资源遭泄露的事件引起热议,“盗版”这个词再次深入舆论漩涡。

尽管IT之家小编汐元反对视频网站在《庆余年》上采用超前点播的操作,但同时,汐元也坚决反对盗版侵权的行为。

不过话说回来,虽说这几年付费意识渐成气候,但猖獗而强大的盗版链接仍然会以各种方式成功诱惑我们点开……

多强大呢?拿今年年初《流浪地球》为例,电影上映后不久,网上就出现了各种高清盗版资源。

高清资源,不是枪版啊,而且只需要几块钱甚至免费,难免有囊中羞涩的小伙伴会禁不住诱惑。

可能有IT之家小伙伴不止一次产生过疑问:盗版商们怎么就如此神通广大?这些高清资源到底哪来的呢?今天小编汐元不妨从技术的角度和大家说道说道。

首先我们要确认,盗版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先要有正版,然后正版被盗。正版如何被盗呢?大抵有两点,一是从源头被盗,二是在分发渠道中被盗。

不管哪一种,首先和正版的载体有很大关系。

太远古的就不说了,我们从数字时代说起。事实上,盗版产业真正进入低成本的“繁荣”期,是伴随着光盘成为影视作品主要载体开始的。

早期的影视光盘叫做VCD,盛行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年龄稍微大一点的同学肯定记得。小时候我们租的碟片,不夸张的说90%都是盗版,这很大程度和VCD防盗机制做得不好有关。

▲世界第一台VCD是中国人发明的(图自合肥新闻频道)

早期VCD光盘里主要有MPEG视频、MPEG静止图片(有的带音频)和数字音频,这些文件被按照当时的标准刻录在光盘内,在计算机里可以看到扩展名为“.DAT”的文件。

那个时候,VCD对内部文件基本没有任何防盗措施,盗版者只需将DAT文件复制出来,解码,基本就行了。

甚至,有些正版光碟连版号等著作信息都没有,复制出来后连谁是正版谁是盗版都分不清。

所以VCD时代,盗版光碟因为低成本而非常猖獗。90年代,VCD在大陆风行,街头巷尾的音像店里基本都是盗版。

童年的我们哪里关注什么正版盗版,只知道碟片里的奥特曼很好看,小姐姐很美。

▲图自:wikimedia

后来到了DVD时代,饱受盗版碟之苦的影片商们这次聪明了。

他们在DVD中引入了CSS(Content Scramble System,内容扰乱系统)技术,从而对DVD进行加密,防止内容被拷贝。

同时,美国八大影业还联合制定了DVD区码,他们将全世界分成六个主要区域,规定每个区域中的DVD光盘必须设定区域码,这个地区的DVD机也只能播放对应区码的DVD光盘。这也是通过CSS技术发挥作用的。

可是呢,让影片商们想不到的是,CSS技术1996年投入使用,1999年就被破解了。

当时,有黑客组织在网上发布了一个只有27KB的程序:DeCSS,就是这个程序,可以破解DVD上的加密措施。

这个黑客组织中唯一公开身份的,是一名来自挪威的15岁少年约恩·莱克·约翰森(Jon Lech Johansen)。

有意思的是,这位少年两次被告上法庭,最后都被判处无罪。

从此,盗版DVD大行其道,并且后来形成了庞大的市场,例如当年在中国辉煌了很久的9区DVD。

9区DVD就是当时盗版DVD民间俗称,被破解后,它突破了DVD跨区的限制,可以在任何DVD机上播放,甚至有时候视听效果、字幕选择等比正版更好。

再后来,进入了蓝光碟时代。蓝光BD可以用来存储更高品质的影视作品,画面更清晰,音质更好,同时,防破解也更进一步,采用了AACS加密技术。

CSS技术被破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密钥位数不够长,据说尝试2^17次就可以破解,而AACS使用了128bit的长密钥,计算难度爆炸性增长。

看起来想要破解AACS,在当时的计算机算力很难做到,影片商们以为这次万无一失了。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AACS同样很快就被破解了,原因竟然是,AACS对密钥的保护存在漏洞,黑客通过内存就可以提取到AACS的正确密钥,把蓝光碟的内容搞出来。

当时主导蓝光技术的是索尼,2006年索尼推出蓝光碟产品,不到一年时间AACS就被破解了,你就说尴不尴尬吧。

后来AACS授权机构只能被动地更新密钥来应对,但是对于黑客们来说,他们能破解上一批的密钥,也就能破解下一批的密钥。很显然,这种办法只能让版权方疲于应付。

但其实,对于黑客们来说,要破解蓝光影片还有一个比破解密钥更暴力的方法。

蓝光碟说到底只是光盘,本身不能播放影片,所以蓝光影片播放,总是需要播放设备和显示设备的,也就意味着视频信号一定要有一个传输过程。

既然这样,黑客们也就不用费老大劲破解密钥了,他们的做法是直接抓取传输过程中的视频信号,把他们复制下来。

所以那时候我们可能会发现,有些影片的蓝光碟还没有被破解,网上已经有盗版资源了,黑客们用的就是这种方法。

对于这种方法,影业公司们也有应对之法:他们联合Intel搞出了HDCP技术,这个技术就是用来防止视频内容在传输的过程被复制的。它要求整个播放体系中每个环节都支持HDCP协议,包括播放器、显示器,接口等,否则视频只能以很低的分辨率播放。

要支持HDCP协议,只有用符合条件的DVI、HDMI等数字视频接口才行,传统的VGA等模拟信号接口不行。

然而,HDCP也没坚持多久,在2010年,就有黑客表示硬件破解了HDCP,成本不过260美元。

这回Intel也尴尬了。

然而Intel也不是没脾气的:

后来HDCP技术虽然也有更新迭代,但仍然难逃被破解的厄运,IT之家早前也有报道。

接着说,盗版的缺口一旦被撕开,一般就很难弥补了,对于影片方来说,只能在影片技术更迭的同时融入更完善的防破解方法。

随着蓝光碟慢慢进入到4K UHD和HDR时代,在防破解技术上,也慢慢进化到了AACS 2.0。

AACS 2.0这次最大的特点是把密钥放到了网上,只有在每次播放时才能获取,这样的话想要破解确实就比较难了,很长一段时间,AACS 2.0确实起了作用,网上几乎没发现4K的蓝光盗版碟。

▲图自:索尼相关技术文档

但是好景不长,2017年,随着全球首部UHD 4K碟片《蓝精灵2》惨遭破解,AACS 2.0协议也宣告被攻破(不是绕过HDCP的采集录制,而是实实在在的破解AACS密钥)。

如今我们能在网上看到好多4K蓝光电影的破解版,正是由此开始。

真可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啊。

其实说到这里,大家应该能够总结,从技术上讲,影视作品盗版和反盗版的历史,就是加密技术和破解技术你来我往反复对抗的历史,结果是谁也没能彻底战胜谁。

甚至某种程度上讲,盗版在技术上见招拆招,貌似更游刃有余一些。

在数十年的纠缠中,其实诞生了很多种加密的技术,不同公司的技术方法、策略、名称其实也不尽相同,IT之家上面介绍的,也只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而已。

其实这类技术有一个统一的名字:DRM(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数字版权管理解决方案)。

在互联网流媒体时代,主流的视频网站们也有各自的加密技术,例如国外的Netflix、Hulu、HBO、Showtime和索尼等流媒体平台和内容提供商采用的都是谷歌的Widevine技术。

但是,目前国外一些专门从事盗版影视制作的组织已经能够破解Widevine技术加密的视频了,例如有个组织叫The Scene,几分钟就能把一部1080P的电影破解完,破解后的版本通常比原始文件小30%左右。类似的破解工具其他组织也能搞出来。

▲相关破解截图,图自torrentfreak

例如,今年《权力的游戏》第八季,首播24小时内,盗版资源在全球被下载超过5400万次,第二天就有12万BitTorrent用户在网上分享盗播资源。可见The Scene所言非虚。

也正因如此,国内很多不满意视频网站上阉割版的美剧迷们才能下载到他们想看的各种美剧,尽管是盗版,客观上这些年也正是盗版培养了一大批忠实的海外剧粉丝。

其实,盗版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局限于加密、破解这种技术盗取了,有些甚至是有组织、有体系的,渗透于一部影视作品从生产、后期到制作、放映、发行的各个环节。

而且,就算是技术盗取,也有很多其他的方法可以让一部影视作品的资源泄露。

技术之外,想要获得一部新上映的电视剧、综艺作品的资源,很多时候考验的是盗版黑产的渗透能力。

例如有些影视出品方采用外包剪辑、后期等工作,第三方的剪辑公司完成后会把影片拷贝在不同硬盘里,有些是送审的,有些是发到电视台等处的。

这个过程中,如果有盗版黑产埋在这些第三方公司里,片源就有可能泄露。我们在有些盗版电视剧上会看到有“送审”字样的水印,就很可能是这个环节泄露的。

当然,在影片送往电视台发行的环节,也有可能泄露片源。之前热播的《亲爱的,热爱的》电视剧就发生过这种情况。

对于电影来说,因为在内容的制作、剪辑、发行方面都更加谨慎严格,这些环节一般很少导致资源流出,想要盗版,更多还是要“靠技术”。

除了上面说的“破解大法”,盗版组织手段还多着呢。

例如今年春节档《流浪地球》等多部大片被盗版,背后的手法就很“硬核”。

一般正规电影院的每个放映服务器里都会有对应的水印、编号,通过这台放映服务器播放的电影,都会在画面以及声音里暗含这种水印和编号,观众看的时候无法感知,但是通过特殊手段可以看到。

这样,当电影在影院被盗版时,就能及时追查源头。

盗版组织们从这里看到的漏洞,他们从二手市场淘来了被一些电影院淘汰的放映服务器,然后刷机克隆,将服务器的身份隐藏了起来,让它成为能正常放映但抓不到源头的服务器。这些服务器被称为“幽灵机”。

▲图自:央视焦点访谈

然后,盗版组织诱之以利,从某些影院的内部人员手里搞到了正版电影的片源拷贝以及解码密钥。当这些条件凑齐了,批量复制盗版影片也就成为了可能。

比如说,用汐元在前面介绍的抓取视频信息(录屏)的方法,或者就是直接用高清摄影机盗摄。

所以我们常常发现,一部电影上映不到一两天,网上就出现了高清画质的盗版,其中很多就是以这种方式泄露资源的。

当然,今年春节档盗版多部电影的组织后来已经被警方绳之以法,让人拍手称快。

不过,盗版带来的损失已经形成,而且,纵观盗版影视的发展史,所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他们就像杀不死的小强,只要盗版的利益还在,他们就会不断带着新的技术、新的手段重新出现。

那么盗版何时尽?汐元在想,或许只有哪一天,当消费者们一方面真正形成了正版意识,另一方面也让他们觉得,正版各方面吊打盗版,看盗版体验远不如看正版,这样大家都不看盗版,盗版商们也就无利可图了。

或许只有那一天,盗版方能慢慢消失吧。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相关文章

关键词:盗版庆余年索尼英特尔

软媒旗下网站: IT之家 辣品 - 超值导购,优惠券 最会买 - 返利返现优惠券 iPhone之家 Win7之家 Win10之家 Win11之家

软媒旗下软件: 魔方 云日历 酷点桌面 Win7优化大师 Win10优化大师 软媒手机APP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