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 日夜间
    随系统
    浅色
    深色
  • 主题色

姚期智领衔提出大模型「思维」框架!逻辑推理正确率达 98%,思考方式更像人类了

量子位 2023/9/29 12:40:48 责编:汪淼

图灵奖得主姚期智领衔的首篇大语言模型论文来了!

一出手,瞄准的就是“让大模型像人一样思考”这个方向 ——

不仅要让大模型一步步推理,还要让它们学会“步步为营”,记住推理中间的所有正确过程

具体来说,这篇新论文提出了一种叫做累积推理(Cumulative Reasoning)的新方法,显著提高了大模型搞复杂推理的能力。

要知道,大模型基于思维链等,可以进行问题推理,但面对“要拐好几个弯”的问题,还是容易出错。

累积推理正是在此基础上,加入了一个“验证者”,及时判断对错。由此模型的思考框架也从链状和树状,变成了更复杂的“有向无环图”。

这样一来,大模型不仅解题思路更清晰,还生出了一手“玩牌”的技巧:

在代数和几何数论等数学难题上,大模型的相对准确率提升了 42%;玩 24 点,成功率更是飙升到 98%

据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介绍,共同一作张伊凡解释了这篇论文的出发点:

卡尼曼认为人类的认知处理过程包括两个系统:“系统 1”是快速、本能和情感化的,“系统 2”是缓慢、深思熟虑、合逻辑的。

目前,大语言模型的表现与“系统 1”更为接近,这也或许是它不擅长应对复杂任务的原因。

从这个角度出发设计的累积推理,效果比思维链(CoT)和思维树(ToT)更好。那么,这种新方法究竟长啥样?我们一起展开看看。

突破思维链 & 树“瓶颈”

累积推理的核心,在于改进了大模型思维过程的“形状”。

具体来说,这个方法用到了 3 个大语言模型:

  • 提议者(Proposer):不断提出新命题,即基于当前思维上下文,建议下一步是什么。

  • 验证者(Verifier):核查提议者的命题准确性,如果正确就将它添加到思维上下文中。

  • 报告者(Reporter):判断是否已经能得到最终解决方案,来确定是否结束推理过程。

推理过程中,“提议者”先给出提案,“验证者”负责评估,“报告者”决定是否要敲定答案、终止思考过程

▲ CR 推理示例

有点像是团队项目里的三类角色:小组成员先头脑风暴出各种 idea,指导老师“把关”看哪个 idea 可行,组长决策什么时候完成项目。

所以,这种方法究竟是怎么改变大模型思维“形状”的?

要想理解这一点,还得先从大模型思维加强方法“鼻祖”思维链(Chain of Thought,CoT)说起。

这个方法在 2022 年 1 月由 OpenAI 科学家 Jason Wei 等人提出,核心在于给数据集中的输入加一段“逐步推理”文字,激发出大模型的思考能力

▲ 选自 GSM8K 数据集

基于思维链原理,谷歌也快速跟进了一个“思维链 PLUS 版”,即 CoT-SC,主要是进行多次思维链过程,并对答案进行多数投票(majority vote)选出最佳答案,进一步提升推理准确率。

但无论思维链还是 CoT-SC,都忽略了一个问题:题目不止有一种解法,人类做题更是如此。

因此,随后又出现了一种名叫思维树(Tree of Thought,ToT)的新研究

这是一种树状检索方案,允许模型尝试多种不同的推理思路,并自我评估、选择下一步行动方案,必要时也可以回溯选择。

从方法中可以看出,思维树比思维链更进一步,让大模型思维“更活跃”了。这也是为什么玩 24 点时,思维链加成的 GPT-4 成功率只有 4%,但思维树成功率却飙升到 74%。

BUT 无论思维链、CoT-SC 还是思维树,都有一个共同的局限性:

它们都没有设置思维过程中间结果的储存位置。

毕竟不是所有的思维过程都能做成链或者树,人类想东西的方式往往还要更复杂。

这次的累积推理新框架,在设计上就突破了这一点 ——

大模型的整体思维过程不一定是链或树,还可以是一个有向无环图(DAG)!(嗯,有神经突触内味了)

▲ 图中的边都有方向,并且不存在任何循环路径;每个有向边是一个推导步骤

这也就意味着,它可以将所有历史上正确的推理结果存储于内存中,以便在当前搜索分支中探索。(相比之下,思维树并不会存储来自其它分支的信息)

但累积推理也能和思维链无缝切换 —— 只要将“验证者”去掉,就是一个标准的思维链模式。

基于这种方法设计的累积推理,在各种方法上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做数学和搞逻辑推理都在行

研究人员选择了 FOLIO wiki 和 AutoTNLI、24 点游戏、MATH 数据集,来对累积推理进行“测试”。

提议者、验证者、报告者在每次实验中使用相同的大语言模型,用不同的 prompt 来设定角色。

这里用作实验的有 GPT-3.5-turbo、GPT-4、LLaMA-13B、LLaMA-65B 这些基础模型。

值得一提的是,理想情况下应该使用相关推导任务数据专门预训练模型、“验证者”也应加入正规的数学证明器、命题逻辑求解器模块等。

1、逻辑推理能力

FOLIO 是一阶逻辑推理数据集,问题的标签可以是“true”、“False”、“Unknown”;AutoTNLI 是高阶逻辑推理数据集。

在 FOLIO wiki 数据集上,与直接输出结果(Direct)、思维链(CoT)、进阶版思维链(CoT-SC)方法相比,累积推理(CR)表现总是最优。

在删除数据集中有问题的实例(比如答案不正确)后,使用 CR 方法的 GPT-4 推理准确率达到了 98.04%,并且有最小 1.96% 的错误率。

再来看 AutoTNLI 数据集上的表现:

与 CoT 方法相比,CR 显著提高了 LLaMA-13B、LLaMA-65B 的性能。

在 LLaMA-65B 模型上,CR 相较于 CoT 的改进达到了 9.3%。

2、玩 24 点游戏能力

ToT 最初论文中用到的是 24 点游戏,所以这里研究人员就用此数据集来做 CR 和 ToT 的比较。

ToT 使用固定宽度和深度的搜索树,CR 允许大模型自主确定搜索深度。

研究人员在实验中发现,在 24 点的上下文中,CR 算法和 ToT 算法非常相似。不同点在于,CR 中算法每次迭代最多产生一个新的状态,而 ToT 在每次迭代中会产生许多候选状态,并过滤、保留一部分状态。

通俗来讲,ToT 没有上面提到的 CR 有的“验证者”,不能判断状态(a、b、c)正误,因此 ToT 比 CR 会探索更多无效状态。

最终 CR 方法的正确率甚至能达到 98%(ToT 为 74%),且平均访问状态数量要比 ToT 少很多。

也就是说 CR 不仅有更高的搜索正确率,也有更高的搜索效率。

3、数学能力

MATH 数据集包含了大量数学推理题目,包含代数、几何、数论等,题目难度分为五级。

用 CR 方法,模型可以将题目分步骤拆解成能较好完成的子问题,自问自答,直到产生答案。

实验结果表明,CR 在两种不同的实验设定下,正确率均超出当前已有方法,总体正确率可达 58%,并在 Level 5 的难题中实现了 42% 的相对准确率提升,拿下了 GPT-4 模型下的新 SOTA。

清华叉院姚期智、袁洋领衔研究

这篇论文来自清华交叉信息院姚期智和袁洋领衔的 AI for Math 课题组。

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为交叉信息院 2021 级博士生张伊凡、杨景钦;

指导老师及共同通讯作者为袁洋助理教授、姚期智院士。

张伊凡

张伊凡 2021 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现师从袁洋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基础模型(大语言模型)的理论和算法、自监督学习、可信人工智能。

杨景钦

杨景钦 2021 年于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获学士学位,现师从袁洋助理教授攻读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有大语言模型、自监督学习、智能医疗等。

袁洋

袁洋是清华大学交叉信息学院助理教授。2012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计算机系;2018 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计算机博士学位;2018-2019 年前往麻省理工学院大数据科学学院做博士后。

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智能医疗、AI 基础理论、应用范畴论等。

姚期智

姚期智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同时也是“图灵奖”创立以来首位获奖的亚裔学者、迄今为止获此殊荣的唯一华人计算机科学家。

姚期智教授 2004 年从普林斯顿辞去终身教职回到清华任教;2005 年为清华本科生创立了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姚班”;2011 年创建“清华量子信息中心”与“交叉信息研究院”;2019 年再为清华本科生创立了人工智能学堂班,简称“智班”。

如今,他领导的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早已声名远播,姚班、智班都隶属交叉信息院。

姚期智教授研究方向有算法、密码学、量子计算等,是这方面的国际先驱和权威。最近,他现身 2023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所领导的上海期智研究院目前正在研究“具身通用人工智能”。

论文链接: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相关文章

软媒旗下网站: IT之家 辣品 - 超值导购,优惠券 最会买 - 返利返现优惠券 iPhone之家 Win7之家 Win10之家 Win11之家

软媒旗下软件: 魔方 酷点桌面 Win7优化大师 Win10优化大师 软媒手机APP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