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 日夜间
    随系统
    浅色
    深色
  • 主题色

地球上的黄金是怎么来的?

原点阅读 2022/11/1 16:58:51 责编:远生

原文标题:《地球上的黄金是怎么来的?弄懂原理一起“挖金”去!》

LIGO(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是借助于激光干涉仪来聆听来自宇宙深处引力波的大型研究仪器。)在 2015 年探测到了历史上的首个引力波源 GW150914。

此后,引力波的发现如雨后春笋。截至 2018 年底,LIGO 已经发现了 11 个引力波源。

截至 2018 年底 LIGO 发现的 11 个引力波源

上图展示了这 11 个引力波源的基本情况。

图中的蓝色和紫色的圆点代表一个个黑洞,而黄色和橙色的圆点代表一个个中子星。纵轴的数字,则标记了这些天体的质量是太阳的多少倍。图中的箭头,代表着两个较小天体并合成一个较大天体,并释放引力波的事件。其中有 10 个引力波事件,都是两个黑洞发生并合;只有 1 个引力波事件,是两个中子星发生并合,当然,这也是人类历史上观测到的首个双子星并合事件。

我们要科普的,就是这个双中子星并合事件。因为它回答了一个绝大多数地球人都会感兴趣的问题:黄金是怎么来的?

黄金是由原子序号为 79(即原子核里有 79 个质子)的金元素所构成的金属单质。它拥有美丽的金黄色泽,并且几乎不会与其他的任何元素发生化学反应。由于含量稀少,加上化学性质稳定,黄金在历史上常被当作法定货币,并被视为财富的象征。

图源:pexls

不过,这些黄金到底是怎么来的呢?这个问题困扰了人类数千年之久。

人们提出过很多稀奇古怪的猜想:有人说它是汇聚的阳光,有人说它是硬化的水,还有人说它是由廉价金属转化而成的。当然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这些猜想通通都不靠谱。地球本身不可能制造黄金,所有的黄金都来自天上。

一直到 20 世纪下半叶,才有两个天文学家找到了破解这个世纪难题的关键线索。他们就是我们前面见过的霍伊尔和福勒。

在介绍霍伊尔和福勒的理论之前,让我们先来简要回顾下一些关于恒星演化的基础知识。

恒星诞生的标志是其中心区域点燃了氢核聚变。在主序星阶段,恒星中心的核聚变会有两种情况:对于像太阳这样的小质量恒星而言,核聚变反应的尽头是产生氧元素;对于超过太阳质量 10 倍的大质量恒星而言,核聚变反应的尽头是产生铁元素。

为什么大质量恒星核聚变反应的尽头是铁元素呢?下图就可以解释其中的道理。此图的横轴是某种原子核中包含的核子(核子包含质子和中子)的数目,纵轴则是这种原子核的平均结合能。所谓的平均结合能,就是把原子核中的每个核子结合在一起所需要的平均能量。正如图中展示的,在所有的化学元素中,铁的平均结合能是最大的。

铁拥有最大的平均结合能就导致了一个后果:铁是所有元素中最稳定的。也就是说,所有比铁轻的化学元素聚变成铁,都会释放能量;所有比铁重的化学元素裂变成铁,也都会释放能量。换言之,铁无论是聚变还是裂变成其他元素,都要吸收能量。

这样一来,恒星中心的核聚变就必须在产生铁元素以后中止了。因为把铁元素聚变成更重的元素,不但无法释放能量,反而还要吸收能量。这种赔本的买卖,恒星自然就不会干了。

这就导致了一个后果:比铁元素更重的金元素,不可能通过恒星中心聚变的方式来制造。

连恒星中心聚变都制造不了黄金,那么黄金到底是怎么来的呢?霍伊尔和福勒的答案是,源于超新星爆发。

关于超新星爆发。其中一种情况就是所谓的“大质量恒星坍缩”:在大质量恒星死后的塌缩过程中,强大的引力把电子压进了原子核的内部,从而与质子结合形成中子;这个恒星“中子化”的过程,会制造一场中微子大爆炸,把恒星外层物质全部炸飞,从而形成超新星爆发。霍伊尔和福勒发现,这并不是超新星爆发的全部故事。

恒星“中子化”以后,恒星内部就变成了中子的“汪洋大海”。因为中子不带电,所以很容易掉进恒星中心的铁原子核。换句话说,铁原子核可以通过不断俘获中子的办法,增加原子核中的核子数目;而与此同时,一部分被俘获的中子又会在原子核内部发生衰变,然后再度变回质子。这意味着,铁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会增加,从而变成一种更重的元素。

靠这种“俘获中子”的方法,铁元素就可以突破无法聚变成更重元素的瓶颈,从而产生包括金和银在内的所有重金属元素。“中子俘获”过程所产生的黄金,会随着不断膨胀的超新星遗迹向外扩散,并融入星际介质。星际介质又可以形成新的恒星和行星(比如我们的太阳系及其八大行星)。在这一过程中,星际介质中的黄金就被带到了地球。

很长一段时间,人们都认为超新星爆发是产生黄金的唯一途径。但在 20 世纪 90 年代,通过计算机模拟,天文学家们发现了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超新星爆发其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前面已经提到,超新星爆发是恒星“中子化”过程产生的中微子爆炸把恒星外层物质炸开的结果。但天文学家研究发现,绝大多数的情况下,中微子爆炸不足以把恒星外层物质炸开。这样一来,就不会再有超新星爆发的现象;大质量恒星就会直接塌缩成一个黑洞,然后悄无声息地从夜空中消失。这就是“失败的超新星”。而“失败的超新星”,就无法产生黄金了。

由于“失败的超新星”的存在,超新星爆发就不足以产生宇宙中所有的黄金了。根据天文学家的估算,超新星爆发产生的黄金只占宇宙中黄金总量的 10%。那么剩下的 90% 的黄金,又是怎么来的呢?

其实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天文学家拉蒂默和施拉姆就找到了这个问题的关键线索,也就是两个中子星的并合。两个中子星发生碰撞然后合并在一起的过程中,将会向外甩出一部分中子星的物质。这些被甩出的中子星物质能在高温下发出大量的电磁波,从而让自身的亮度大增。尽管远远逊于超新星,但它的亮度依然能达到普通新星的 1000 倍(大概相当于太阳亮度的几千万倍)。因此,人们就把它称为“千新星”。

千新星

拉蒂默和施拉姆发现,在双中子星并合的过程中,同样可以发生“中子俘获”现象。被甩出去的那部分中子星物质里含有很多铁元素。这样一来,铁原子核就可以不断地捕获中子,从而制造出包括金在内的所有重元素。而与超新星爆发不同的是,双中子星并合的时候没有任何外层物质的阻拦,根本没有失败的可能。

因此,双中子星并合就能产生比超新星爆发更多的黄金。

几十年来,人类一直没有观测到双中子星并合产生的千新星,因而无法验证这个理论是否正确。这种状况,在 2017 年 8 月 17 日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2017 年 8 月 17 日,天文学界出现了一场狂欢。在那天的 12 点 41 分(协调世界时),费米太空望远镜向地面发送了一条简讯,说它刚刚探测到了一个来自宇宙深处的伽马射线暴。

短短 6 分钟之后,LIGO 也传来消息,说它在刚刚提到的伽马射线暴差不多的时刻,也探测到了一次引力波爆发事件。不仅如此,LIGO 还确定了这个引力波源所处的大致范围,并在 13 点 21 分把这个消息发送给了世界各地的望远镜控制中心。全世界的望远镜都在同一时间指向了同一方向,并真的在与地球相距 1.3 亿光年的 NGC 4993 星系中,发现了一颗双中子星并合所产生的千新星。

双中子星并合的大致方位

全世界的天文学家都沸腾了。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观测到一个天体同时发出电磁波和引力波。这个发现开启了多信使天文学的新时代。

当然,这个发现也验证了双中子星并合会产生黄金的理论。根据天文学家的估算,这次的双中子星并合事件大概能产 1.8×10 的 24 次方 吨的黄金,大概相当于 300 个地球的总质量。

不知道这么多的黄金,最终会落入谁的口袋。

★ 图书简介 ★

宇宙奥德赛 穿越银河系》
作者:王爽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一场关于银河系的恒星世界之旅。我们将游历 12 个位于银河系内、经过精挑细选的景点,依次是半人马座 α、天狼星、飞马座 51b、北极星、猎户座 α、PSR B1919+21、天鹅座 X-1、蟹状星云、鹰状星云、赫尔斯 - 泰勒双星、人马座 A* 和银河系全景。
本书为你呈现的是一个关于银河系的完整知识体系。借由 40 个精挑细选的主题,我将带你了解这 12 个银河系景点在人类文明史上扮演过什么重要角色;与哪些重大的科学事件有关;如何改变人类对整个宇宙的看法;又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存在怎样的联系。
我们能看到人类精英智慧的体现、科学家是如何思考的、我们该如何认知这个世界。坚实的科学基础,小说般的真实故事,优美的语言,还有人文关怀。坚实的科学基础,小说般的真实故事,优美的语言,还有人文关怀。

★ 作者简介 ★

王爽,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多年来致力于宇宙学的研究,目前已发表 SCI 论文 35 篇,总引用超过 1800 次。科普作家,著有《宇宙奥德赛:漫步太阳系》《给孩子讲宇宙》《给孩子讲相对论》,获得过包括“中国出版协会 2017 年度中国 30 本好书”和“国家新闻出版署 2018 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在内的一系列科普大奖。粉丝数近 200 万的新浪微博知名科学科普博主,凤凰卫视、深圳卫视、TEDx 标准级大会演讲嘉宾。

文中部分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原点阅读 (ID:tupydread),作者:王爽,编辑:张润昕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相关文章

关键词:黄金

软媒旗下网站: IT之家 辣品 - 超值导购,优惠券 最会买 - 返利返现优惠券 iPhone之家 Win7之家 Win10之家 Win11之家

软媒旗下软件: 魔方 酷点桌面 Win7优化大师 Win10优化大师 软媒手机APP应用